埃及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到访埃及的中国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94%,中国游客在埃及酒店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6%。仅5月,就有1.8万人次中国公民赴埃。目前,中国已跃居埃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埃及专家认为,旅游业成为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增长点,在双方共同的推动下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近年来埃及政府大力稳定国内局势,推动旅游业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游客流量恢复到2010年的水平(约1500万名游客)。在此背景下,中埃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题中应有之义。
“我很高兴,现在无论我去埃及哪个景点,都能看到许多中国游客,感受到中国人对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的热爱。”埃及前文物部长、著名考古学家扎西・哈瓦斯说,“古埃及文明遗产不仅属于埃及人,也属于中国人,欢迎你们来埃及!”随着两国在文化领域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在扎西・哈瓦斯的推动下,中埃的首个联合考古项目已经选定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一座供奉战神孟图的神庙遗址。
此外,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埃及政府已经开放中国普通护照落地签,并逐步取消一些限制条件,例如随身携带至少2000美元的规定等。未来,中国城市前往开罗、卢克索、阿斯旺等地的航班还将增加。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掀起的“中文热”也使逐步壮大的埃及中文导游队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埃及中文系毕业生希望成为导游。
“我在开罗大学读了4年中文,还在中资企业实习过两年。”导游玛丽安对本报记者说,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把历史文物所反映的埃及风土人情用中文流利地表达出来,她不断地刻苦训练。她说:“现在埃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并不容易,中文导游是一份非常有前景的工作。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到埃及来,感受我们同样古老的文化。”
“中国已成为埃及人心目中最受欢迎、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伊塔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同步推进,两国各方面的合作必将越来越深入。“2016年的‘中埃文化年’非常成功,中埃交流更进一步。我期待今年在中国宁夏举办的中阿博览会,埃及届时将作为主宾国参加,希望两国继续碰撞出合作的火花。”
(本报开罗7月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5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