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中国古代皇宫服饰的外国友人在北京景山公园自拍留念。 |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达6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入境旅游人数超过了出境旅游人数。2016年,公安部批准的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也同比增长了163%。
美丽的风光、深厚的文化、诱人的美食、安全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友好的人民……如今,在越来越多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个充满诱惑和机遇的优选旅居地。许多老外来华旅游、上学后,仍流连忘返,有些人干脆留下来工作生活,渐渐融入中国社会中。
邂逅友好热情
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大海,对自己第一天到达这座城市的场景记忆犹新。“我从巴基斯坦来时,甚至不知道‘你好’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电话卡,住址是英文的,自己找不到。”正在大海茫然无助时,一个热情的中国人帮助了他。“一个英文很好的中国年轻人带我找到了家。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学好中文。”大海说,“我学着学着汉语,便爱上了中国和中国人。”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80名意大利工匠留下难忘的回忆。两年前,为了完成一个国际总承包的建筑施工项目,他们从罗马飞行15个小时,到达中国杭州。弗兰科是第一批与中国工人一起工作的意大利人。在他看来,中国工人很懂得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工作时严肃认真,闲暇时聊天打闹。“我们神奇般地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互相沟通。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我们和中国工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弗兰科说,大家一起看球赛、打篮球,一起组织烧烤晚会,“中国人,打起交道来富有人情味,很有趣。”
刚刚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得到博士学位的迪娜,是一位美丽的埃及女孩。迪娜坦言,因为北京人热情开朗的性格让她爱上中国。“我们学校里有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当时,我刚学中文,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可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听我说话,有时还和我开玩笑。”对于为什么与老人聊得来,迪娜解释说:“因为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人。”当笔者请她给“真正的中国人”下个定义时,迪娜又笑了:“就是觉得他们都很好,很热心,很乐观,特别有鼓励你的感觉。”
着迷传统文化
外国人到中国一看自然风光,二看历史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后者拥有更大的吸引力。
来自古巴的王少聪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这是古巴孔子学院的老师给我取的,我觉得很好听。”王少聪与中国结缘,正是在孔子学院。“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书法与水墨画,那意境是无与伦比的!压力大的时候,我能从中感到安静、放松,尤其写意画,可以很自由自在地表达我的想法。”来到北京后,王少聪的足迹遍及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地,在他眼里,北京是“看展逛会的天堂”。
“我特别爱看《三国演义》,它让我很着迷。”谈及中国历史,王少聪十分兴奋。“我很喜欢北京的四合院,很喜欢故宫、景山、颐和园、鼓楼大街,那里充满了历史的味道。”王少聪强调道,虽然这些名胜古迹之前在书本上也看过,但亲身感受后会让人更加赞叹。“让人叹为观止的,不只是古迹本身的宏伟壮阔,更重要的是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他说,“那是北京独有的!”
醉心各类美食
中国美食花样繁多,中国朋友真诚善良。美食和朋友,让许多在华外国人感到温暖、踏实。
在微博上拥有20万粉丝的韩国“网红”李惠兰,是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学霸”,目前作为一位“美妆博主”,活跃在社交媒体上。谈起当初来北京的原因,说话带有一点京腔的李惠兰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因为失恋,我想换一个环境,恰好那个时间段没有合适的去美英的机会,很偶然地来到了中国,当时,我连一句汉语都不会。”
邂逅中国,李惠兰开始努力学习中文,当然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尝到了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下,独自一人漂泊在外的滋味。“当时,我遇到过很多麻烦,在学校时各国学生都在一起,可来帮我最多的,还是中国朋友,我们到现在都还保持联系。”她说。
“中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像中国人,不太像韩国人。”谈话时,这位美丽的韩国女生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美食:“我经常和朋友们去吃中餐,现在一回韩国就瘦,一回中国就胖。可是没办法啊,我还是很喜欢吃美食。”
最近,李惠兰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营皮肤护理与美妆推广。在与笔者交谈中,这位韩国女生始终对生活在北京感到幸福:“我真的很爱这里,它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什么都觉得很舒服。”
惊叹飞速发展
如今,中国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外国人惊叹,同时他们也很乐意享受这充满活力和便捷的现代生活――移动支付几乎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高铁四通八达,城内公交方便,共享单车随处可见……良好的社会治安也让很多老外改掉了来华前夜不出门的习惯,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帖:“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但人民保持团结稳定,这简直就是杰作!”
在北京一所高校担任德语外教的沙天凡,同样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赞叹不已。“上世纪80年代,我曾经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10年后、20年后,我分别回到中国,看到了这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认识中国20个春秋的沙天凡,说起汉语来字正腔圆。
“我和学生会在课余讨论足球,气氛十分热烈。他们关心拜仁、多特蒙德,我有时候也关心北京国安。”沙天凡笑着说,“当然,我也感受到中国学生的勤奋、刻苦,毕竟他们需要经过很多竞争,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一点我很佩服他们。我也鼓励学生们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能看到中国的希望与未来。”
乐享创新机遇
来自越南的褚氏水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孙雅,是两名在中国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
“我来之前,还以为北京和河内差不多,是一个很传统的城市,有着自己的古老特色。但来之后,我发现这里很国际化。”褚氏水说。对此,孙雅也很有感触:“北京的CBD,还有我很喜欢的三里屯,都很现代、很漂亮,有一种国际大都市的气派,让我感到很新奇。”
谈话中,她们还特别强调:“其实这里好多人的英语都很好,沟通起来非常方便。身边很多中国同学有海外学习的经历,我们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东西。”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给来华外国人提供了诸多机会。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外国朋友提问道:“为什么那么多老外去了中国后,都认为中国好?”大家回答说:“这个国家曾经贫困落后,但最近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人着迷”;“如果你是有专业技能的老外,便可以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中国经济繁荣,机会也多。”
“机遇”这个词,是很多在华留学生的共同感受。“中国的机会真的很多,在这里,很多新奇的东西正逐渐形成,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来自德国的茱莉亚说,“很多东西,中国是跳过了一个发展阶段,反而没什么负担,接受得更快。”
作为一名明年毕业的留学生,茱莉亚接下来打算去中国的共享单车公司进行实习,“我很想知道,短短一年,这个东西如何在中国遍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