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山绿水释放“红利”已经成为贵州城乡发展理念。杨云 摄
在青山绿水的滋养下,羊昌镇村民依靠生态旅游捧上了“金饭碗”。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羊昌·花画小镇今年3月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余万元(人民币)。
数年前,这片土地水稻、玉米一片连着一片,耕作是村民的全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曾经的稻田、玉米地,如今已变身现代化的花卉大棚,变身四季花海,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旅游地。
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生活越来越好。
“建设羊昌·花画小镇,把绿水青山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羊昌镇镇长张国权说。
羊昌镇通过不断发展“生态+”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等业态,带动扶贫攻坚,绘就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画卷。
乌当区羊昌镇只是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的缩影。
让青山绿水释放“红利”已经成为贵州城乡发展理念。 杨云摄
从“自然乌当”到“生态乌当”,乌当区坚持环保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4G”模式,即通过共建共赢、公平共享,坚持“生态空间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走出一条西部省会主城区“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两山”实践新路。
“2008年以前,这里道路杂乱、河道污染。”对比今昔,贵阳市观山湖区居民周莹充满了感慨,“现在,天蓝地绿,空气清新,湿地公园可以每天健身,已然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观山湖区建区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展示区、打造“现代都市·滨湖花城”和“生态观山湖”目标,着力推进“千园之城”规划建设,深入开展大气、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努力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座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现代都市新城日臻形成。
“生态旅游从根本上调整了村里的产业结构,以前多数人家靠种水稻、玉米,而今从事开商铺、办农家乐等第三产业。”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村支书记曾正权很是感慨,“曾经的省级一类贫困村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0000多元,这就是生态旅游带动扶贫的魅力。”
“如何让青山绿水释放红利?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品农家情、购农家物、干农家活。”汇川区居民杨强说,“事实证明,靠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经济蓬勃发展,才是百姓富裕的康庄大道。”
目前汇川区共建有乡村旅游点12个,乡村旅馆641家,接待游客近332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20多亿元,惠及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
让城市靓起来,让街道干净,让村庄美丽,让乡愁常在,让文明同行,已经成为汇川区城市发展理念。
今年9月,国家环保部命名授牌了包括北京市延庆区、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等46个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以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等13个在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础的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截至目前,福建、江西、贵州首批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全部获批,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铺开和加速推进阶段。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平台,贵州已提出8个方面32项改革任务,主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试验、制度创新等几大方面。
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成为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亮点。(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