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瞻仰高石墓。崔红/摄
公园红色旅游6天80万人次
“红色景点”受青睐 各公园增加讲解次数
当外地游客乐游颐和园、天坛、动物园的时候,本市的游客却错峰出游——在这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日子,年轻的“80后”们带着孩子来到市属公园,游览红色景点,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成为这个假日最美的风景。据悉,陶然亭的高君宇石评梅墓、香山公园的双清别墅游客都大幅上涨。
昨天(6日)迎来国庆假日第6天,市属11家公园共待客57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均突破10万人次,动物园7万人次,北海公园6万人次。此外,城南的“市民公园”陶然亭游客达到5万余人,多为家庭游,湖心岛上的高石墓累计待客超过5万人次,同比增长3成以上。
记者注意到,国庆假期,不少父母都带着十来岁的孩子参观、致敬高石墓,甚至有父母给墓碑献上菊花,为孩子们细读碑文。陶然亭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开放的第一个市民公园。而高石墓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园内不多的文物之一。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曾担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他与师大附中的女教师石评梅相恋。“二·七”惨案发生后,身为罢工领导者之一的高君宇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石评梅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掩护高君宇脱离险境。正当这对革命情侣准备结婚时,高君宇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病故,依照遗愿将其埋葬在他曾从事过革命工作的陶然亭畔。石评梅常来陶然亭看望高君宇,三年后她因病去世,葬于高君宇墓旁。
1952年陶然亭辟建公园,高石墓迁往南郊人民公墓,1956年周恩来总理审查北京市规划总图,谈及陶然亭及高石墓时指出“革命和恋爱并不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同年8月高石墓迁回公园。但是“文革”期间,墓身受损,高、石遗骸得不到保护,在邓颖超同志的干预下,送到八宝山保存,1971年遗骸火化。1984年高石墓重建,葬有高君宇的部分骨灰、石评梅的遗物。
高石墓虽然著名,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志愿者的解说下,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渐渐清晰起来,很多游客的心情沉重,感慨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而就在墓园的旁边,不少市民正在跳着集体舞健身、娱乐,沉浸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国庆假期6天来,市属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纪念场所接待游客80万人次,预计国庆假期有百万游客参加公园红色游。由于游客数量众多,各公园都加大了讲解次数和志愿者人数。
目前,市属11家公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标识场所共20处,其中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7处。包括香山公园双清别墅、陶然亭公园高君宇石评梅墓、慈悲庵、北京植物园“一二·九”纪念亭、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玉渊潭少年英雄纪念碑、天坛神乐署外“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纪念地等,市民可预约免费讲解。(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