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具有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一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开展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不减,尤以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旺盛。
接近4年的时间内,建设1000个特色小镇,对于政府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现象。一般而言,一个好的特色小镇形成精品,至少得有十年的时间;旅游特色小镇亦是如此。甚至有专家曾言,“看一个旅游特色小镇成功不成功,十年以后见”。
笔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曾与建设部携手,以云南为典型,推进全国旅游小镇的建设,当时各省也是争先恐后,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十几年过去,有不少成功的小镇,但大部分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的转型成为其他类小镇,有的失败成为烂尾。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综合各方观点,有个基本的共识:旅游小镇建设急功近利,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
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借势而上容易,但做成精品、做出效果难。依靠国家政策发展旅游小镇,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目前,国内旅游小镇的原创因素较少,“拿来主义”风气较盛。很多地方存在一哄而上的势头,应该引起重视;另外,现在小镇参与建设者众,但很多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向不明,做了“假旅游小镇”,造几个人造景观,搞几个项目活动,说法一大堆,既没有可体验性,也没有独特价值。还有的小镇定位雷同,有制造噱头的现象。这些无效建设,浪费了投资、土地、生态和文化资源。因此,建设旅游特色小镇,要警惕过火苗头。
众所周知,任何特色小镇的发展都需要以一定产业为支撑,目前计划建设的这1000个特色小镇,是在政府主导下而筹备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审慎而为之,在找准产业结合点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切不可一拥而上、一蹴而就,追求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走慢一点,做好规划,做好准备。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旅游市场环境和旅游资源,设计原创性的旅游小镇,要学会把新型城镇化跟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小镇建设之初,就注入产业的生命和活力,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单搞房地产,出现遍地“死城”。
走慢一点,适时回头,反思评估。当前旅游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定期调研,评估工程,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市场变化尽可能地修改完善建设方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小镇建设,切不可“一条路子走到头”,建成落后小镇。(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