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近日,来自江苏省如皋中学的312名中学生,在整理衣服帽子后,于邹城市孟庙亚圣殿前,庄重地祭拜孟子这位儒学大师。
今年暑假,是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的首个暑假,研学旅游成为暑期游的热点主题,不少地方的学校、旅行社推出了系列研学旅游产品。然而,在琳琅满目的研学旅游市场中,有不少属于“标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游产品。
目前多由旅行社组织
“暑期孩子放假,给他报名参加半个月的‘孔孟故里暑期研学游’,多增长下国学知识,也能陶冶情操。”日前,记者在济南某旅行社门口,碰到了刚给孩子报完名的孙女士,据她说,一个班限额20人,报满后得再过几天,才能等到下一批。
《意见》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应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校可以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机构开展研学旅行,以此提高研学旅行效率。
据了解,目前,省内开设研学旅游的大部分为旅行社,也有小部分景区直接发布报名公告,本应成为主力军的中小学校反而成为了少数。
“旅行社拥有丰富的经验,早先已开发好相对成熟的研学产品和线路,在游客心中也有一定的信任度。今年参加研学游的游客,大部分是回头客或经其介绍而来。”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王璐告诉记者。
“学”的内容不足
目前,省内不少地市和旅行社推出了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如“儒学经典游学之旅”“跟着孔子去游学”“齐鲁文化体验游”“修齐治平国学体验之旅”等,这其中既有知名成熟产品,也有泛泛之游路线。
有专家指出,目前,在旅游市场上,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研学旅游产品居多。记者在几家旅行社的研学旅游行程单中发现,研学线路、时间安排、主题设置等方面均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旅行社的5日游行程中,曲阜、梁山、泰山、济南四地均游,在每地平均停留也就一天,甚至一些景点停留仅为1个半小时。此外,也有的旅游产品主题设置杂乱,通常涵盖儒学文化、水浒英雄、革命圣地等多个种类,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全部体验,游客很难有较深入的了解,难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研学旅行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业内人士指出,省内大部分旅行社推出的研学产品,往往将研学基地进行串联形成研学路线,但从根本上未有效结合学生的课程,更缺乏导师的带领,很难实现研学旅行过程中知识的梳理和转化。
要走长远,需多方合力
让孩子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了解民俗、陶冶情操、体验人文,进而提升自我,这是研学旅游要达到的目的。若想让研学旅游真正发挥价值,走得长远,还需细化研学旅游市场规范。
研学旅行不仅仅是学校联合旅行社组织的课外活动,其涉及旅游、文化、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非学校一己之力可以完成。《意见》对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基地建设、组织管理、经费筹措、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部署,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抓好政策落实。
今年3月,省政府召开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明确,省旅游发展委将与省文化厅合作,加快文化创意集市建设,创新发展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研学旅行基地等。
“将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同时,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省旅游发展委产业促进处负责人表示。(刘兵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