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8月26日青海讯 (记者 周淮民) 8月26日,“一江清水向东流·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采风团一行,冒雨走进“金色的世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海西州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初秋蒙蒙的细雨,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美丽多彩的巴音河畔,德令哈市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参观采访海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别具浓厚民族特色的设计,从外观看就像一条迎风飘舞的哈达,象征着海西州不断对外开放的博大胸怀。
据工作人员介绍,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是海西州委、州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全州各族群众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体育发展成果而兴建的一项民心工程,是集文化辅导、培训和创作,非遗传承、保护、发掘和研究,运动健身,影院及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
记者们从步入活动中心,到参观后走出大厅,无不赞叹:拥有瑰丽文化珍宝的海西,值得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挖掘。
据了解,近年来,海西州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博物馆、海西州非遗保护中心、海西州体育中心、海西州室内网球馆、海西州图书馆……随着一批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精品工程完工和投入使用,海西州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也随之节节升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几乎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虽然是周末,但在讲解员带有画面感的讲解下,记者们脑补出一幅幅幸福的画面:马头琴培训室里,十几位学习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拉马头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西蒙古族民歌培训班上,传承人身着民族服,唱起独具蒙古族风情的民歌,悠扬的曲调响彻宽敞的教室。
最吸记者们的,要数海西州博物馆中的青瓷莲花尊、鎏金凤鸟等珍贵藏品,以及德令哈掐丝唐卡、都兰桃花石加工、天峻藏文化工艺品的工艺制品,每一件都印证着海西灿烂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近年来,海西州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海西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全年无闭馆日,各场馆免费服务时间每周超过42个小时。全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柴达木文化品牌,繁荣发展海西文化艺术事业,全州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